:::執行國科會計畫:淨零轉型下能源平等與脆弱群體_社宅利害關係人溝通
執行國科會計畫:淨零轉型下能源平等與脆弱群體_社宅利害關係人溝通 出國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執行國科會計畫:淨零轉型下能源平等與脆弱群體_提要表.pdf | 560.78 KB | 2025-01-06 16:50:42 | ||
一覽表格式.docx | 22.13 KB | DOCX | 2024-12-24 15:39:41 |
主題分類 | 教育 | ||||||||
---|---|---|---|---|---|---|---|---|---|
數位發展部服務分類 | 求學及進修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教育局 臺北市大 | ||||||||
出國類型 | 其他 | ||||||||
出國期間 | 2024-11-21 至 2024-11-26 | ||||||||
前往地區 | 日本 | ||||||||
考察單位 | 臺北市立大學 | ||||||||
出國人員 |
| ||||||||
報告名稱 | 執行國科會計畫:淨零轉型下能源平等與脆弱群體_社宅利害關係人溝通 | ||||||||
內容摘要 | 內容摘要:(300至500字) 一、計畫緣起 臺北市立大學劉惠芳助理教授執行國科會計畫《淨零轉型下能源平等與脆弱群體社宅利害關係人溝通》,應邀於2024年11月21日至26日赴琉球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此行旨在與國內外學者探討淨零行動研究進展、方法及應用,並將經驗融入後續研究執行,深化淨零轉型相關策略。 二、過程 交流活動包括多場學術會議、藝術行動參與及實地參訪。核心議題為跨學科淨零研究,從人文與科技交織到藝術行動實踐,討論如何透過多感官互動與社會溝通推動永續發展。琉球大學教授分享了「創造學習環境」的實務案例,強調場域教育與創新行動結合;臺北科技大學陳盈芬助理教授則展示如何運用數位技術提升市場空間功能,創造文化與經濟價值。此外,Soundscape藝術活動與沖繩榮町市場的改造案例,提供了人與環境互動及公共空間再生的啟示,展現低碳設計的實踐可能。 每日行程: 11/21啟程 11/22於琉球大學教育學部進行國際學者交流 各學者以實際經驗分享,將跨學科之議題轉化成藝術行動,進而擾動各式社會議題之利害關係人參與。如:帶領學生以真實的場域作為教育場所,使其理解實務課題並發展創意、創新的行動解方;或導入AR、VR讓參與者可以具體想像空間變化;又或是透過使用肢體、五感進行互動,進而在過程中意識到身體感背後的文化建構。 11/23於琉球大學校園進行Soundscape交流活動 透過在校園各處的音樂表演,引導觀眾與環境產生細緻互動、感受校園中的地景與氛圍。並以藝術行動 的介入,使人們以更敏銳的感官去感知身邊的環境變化,進而反思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 11/24於沖繩縣那霸市榮町市場實地參訪 實地探究如何在市場空間的使用度降低情況下,透過市場建築設計的開放性、置入彈性新功能及五感體驗與文化對話等措施,實現不同時段的複合使用,達到淨零耗能的目標。 11/25校園Open Dialogue交流活動 交流會議的對話場域從室內移置戶外場地,透過身體的移動與感官的參與打破多種語言之間的隔閡,將原本抽象的知識、文化內涵轉化為具體的感知,進一步促進了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理解。並且理解台灣與琉球相似的文化風俗放置在異國文化之樣態,以及因氣候環境相似而能共享的生態環境記憶,使對話更加具象且得以共感。 11/26返國 三、心得建議 此次交流強調跨學科合作、藝術介入與感官互動在淨零行動中的重要性,並提出多項啟發: 促進跨學科合作與行動轉化:整合人文、科技與藝術策略,深化淨零行動研究與政策建議。 創新社會溝通方法:以感官互動為工具,如Soundscape活動,提升利害關係人參與效果。 啟發公共空間再生策略:榮町市場案例顯示低碳建築設計與多元功能結合的潛力。 深化國際學術合作:與琉球大學等機構的深入交流奠定未來合作基礎。 建議未來持續強化跨領域協作,將藝術與科技融入淨零轉型,以推動更全面的永續發展目標。 四、照片或附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