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22千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
參加2022千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 出國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附件2-00029252--「參加2022千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公務出國提要表.pdf | 463.8 KB | 2022-11-18 13:59:14 | ||
附件2-千葉馬拉松執行計畫.pdf | 20.35 KB | 2022-08-30 14:47:12 |
主題分類 | 教育 | ||||||||||||||||
---|---|---|---|---|---|---|---|---|---|---|---|---|---|---|---|---|---|
數位發展部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體育局 | ||||||||||||||||
出國類型 | 其他 | ||||||||||||||||
出國期間 | 2022-11-04 至 2022-11-07 | ||||||||||||||||
前往地區 | 日本 | ||||||||||||||||
考察單位 | 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執行委員會 | ||||||||||||||||
出國人員 |
| ||||||||||||||||
計畫名稱 | 參加2022千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 | ||||||||||||||||
內容摘要 | 壹、交流緣起 本次交流由臺北市政府體育局蔡培林副局長率領選手、教練及體育局行政人員共計8人於11月4日至11月7日赴日本千葉縣參加每兩年舉辦一次的2022千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賽事自2018年以來闊別4年,終於在嚴密的防疫規劃下重新舉行。 貳、參與賽前準備作業之交流 臺北市交流團於5日由主辦單位安排會勘賽道情況,晚上5時參加千葉縣舉辦的歡迎晚宴,並與千葉縣熊谷俊人知事會晤。馬拉松賽事在6日盛大展開,本屆千葉東京灣跨海大橋馬拉松共 計約1萬5千人參加。(全馬人數為10,394人,半馬及輪椅半馬則為4,595人。今年吸引了682名外國人士參與,其中103人是來自臺灣的跑者。) 參、賽事概況 一、疫情管控 為加強疫情管控,所有跑者須在賽前一周開始記錄體溫及症狀,賽事當天繳交健康紀錄表後換取藍色手環以完成報到手續,除了跑動期間都須全程配戴口罩,進入活動現場的特產攤位 區前,也必須量測體溫、消毒手部。 二、賽道及完賽規範 千葉馬拉松是場結合在地觀光及人文風情的賽事,輪椅半馬選手今年共計5位選手參賽,於上午9時45分出發,大會限時完賽時間為1小時10分(選手使用競速型輪椅);而半馬組及全馬組選手統一於上午9時50分起跑,限時完賽時間分別為3小時20分及6小時10分。賽道起點自潮濱公園前出發,沿途行經市/郊區街道、東京灣跨海大橋、高速公路收費站、鄉間田野道路、地下道、住宅區等。 三、跑者服務情形 每公里皆安排1位工作人員手舉里程數牌面並站於賽道左側,並於賽道路段中規劃9處關門位置,每1關門點置大型告示立牌標明最後關門時間,並放置倒數計時鐘以提醒跑者。而收容選手的巴士因數量較多且為大型巴士,都停靠於不影響其他用路人位置(如賽道橋上位置旁)。賽道約38公里處,行經兩側開滿銀杏葉的銀杏大道,讓跑者在瀕臨撞牆期里程數的階段,透過視覺減少疲勞感;因近終點在人聲鼎沸的市區道路,於賽道上跑者通行較稀疏時,工作人員採以圍籠式穿越或放置告示牌面,協助民眾穿越賽道。全馬終點為原木更津市政府並鄰近起點會場,半馬終點為牛込海岸,半馬選手完賽後若欲至全馬終點及舞台會場,須另搭乘大會巴士。主辦單位在補給及應援團的安排上十分用心,其中以不同顏色的杯子裝盛運動飲料(藍色)及水(白色),使跑者視所需取用,如此除可減少停留的時間,亦可避免錯取後倒掉的浪費;補給方 面,除提供香蕉、鹽錠、紅豆小麵包及巧克力外(只有拿到鹽錠不確定有沒有其他補給品),亦有 千葉各地的特產及伴手禮,如羊羹、多種口味的果凍、冷凍藍莓、泡芙等,並採單包裝方式供應並於補給桌面放置酒精供民眾消毒使用。 四、當地民眾的響應 賽道上,熱情民眾加油歡呼聲不斷,無疑是跑者們大步邁進的動力來源,有管樂隊、啦啦隊的特色演出、幼兒園至中學階段的學生舉起自己手繪的加油圖卡此起彼落地為選手吶喊……各式裝扮、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們,感受到整個城市都集結起來為這場馬拉松加油。而千葉縣警察將船隻駛至跨海大橋旁為跑者加油,可說是最特別的加油團;起點及終點的吉祥物大玩偶,無疑是賽道上吸睛的特色之一。 五、賽事特色解析 千葉馬賽道特色,即是東京灣跨海大橋,在此段賽道上,由於風大且賽道起伏較大,對跑者具有極大的挑戰性,競賽規程並提及:「如因強風等經大會判斷東京灣跨海公路橋樑部分無法通行,則實施只有一般道路的短程馬拉松(31.4km及10.3km)」今年很幸運的能照原規劃路線,跑上跨海大橋一窺橋上美景。因跨東京灣大橋係銜接千葉縣及神奈川縣之主要橋梁,賽事亦影響兩地居民的交通,所以千葉馬每2年才舉辦一次。又因橋下為東京灣,為了避免對海灣造成汙染,僅在折返點的休息站—海螢島上集中補給。而在環境清潔之維護上,橋上於每公里標示處則以小貨車上架設流動廁所,除了可以避免跑者隨地便溺外,亦可增加流動廁所重量,以免強風來襲造成廁所翻覆。醫護方面,每一醫護據點帳篷採3面包覆、僅留1面作為進出口使用,應是考量傷患者救護及維持保者體溫,並將位置規畫於停車場等空曠專屬場域。除設置18個醫護站外,賽道上隨時可見騎乘單車的醫護人員,沿途巡視並機動支援需要救護的跑者,可見大會對於跑者安危的重視。 六、終點管理 跑者完跑進入終點時,安排工作人員貼心的為選手取下鞋子上的晶片並回收,並分區提供完賽物資及2包冰塊予選手即時修復痠痛或發炎鎮定使用。千葉馬拉松於終點處設有活動舞台,除有各類千葉縣特產攤位及馬拉松活動產品,亦有多項表演活動讓參與民眾,讓完賽後的跑者盡情享受悠閒的氛圍及融合在地風情的精彩饗宴。 肆、本市參賽成績 本次遴薦本市優秀長跑選手參賽,其中選手張芷瑄以1小時21分16秒的成績獲得半程馬拉松女子第3名,選手蔡政軒以1小時13分15秒的成績獲得半程馬拉松男子第7名,除展現平日訓練成效,也藉由國際交流活動提供選手海外參賽之經驗,透過切磋學習,持續提升本市長跑運動之競技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