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下游河道變遷與防洪能力檢討
翡翠水庫下游河道變遷與防洪能力檢討 委託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1060926-pdf-37922-135341.pdf | 22.33 MB | 2021-01-27 14:03:36 |
計畫摘要 | 近年來多場颱風對新店溪中上游造成災情,本研究目的是要釐清翡翠水庫下游淹水災損的原因,並針對可能原因提出因應對策或建議。經過基本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中下游河道使用情況調查,並以一維(HEC-RAS)及二維(SRH-2D)水理數值模式進行新店溪河道各種的洪水演算分析對通洪及防洪能力,以及有無水庫對下游的影響等進行檢討。 本計畫主要有以下四點成果:一、華江橋至碧潭橋間幾乎都滿足200年重現期。碧潭橋至直潭壩之間,大多滿足100年重現期保護標準,直潭壩上游廣興、屈尺地區尚不足2年重現期保護標準。二、屈尺區域右岸底床高程因河道淤積抬升後,確實對通洪能力有影響。三、違章建築物對河道通洪能力確有影響,行水區內有違章建築物應辦理拆除,以維護河防安全。四、確認翡翠水庫在颱風事件中,不但不會加重下游災情,反而因為其滯洪效果顯著,對下游防洪安全有明顯助益。 本研究有如下建議:一、水庫操作應以大壩安全為優先考量,依據水利法、水庫運用要點及水門操作規定等規範內容操作。二、未來以易致災河段為優先,同時進行支流河道大斷面量測,以提供數值模式相對完整資料進行分析。並定期進行河道斷面測量分析,以了解新店溪底床沖淤及河道輸砂特性。三、廣興、屈尺地區不足2年重現期保護標準,建議相關單位予以適當保護。四、未來對覽勝橋附近主深槽進行底床淤積測量,並在上游進行泥砂濃度觀測,方可進一步釐清河床泥砂沖淤變動對上游屈尺、廣興地區的洪水位影響程度。此外,亦建議持續關注新店溪河道變遷與防洪能力,以做為相關單位辦理後續工作之參考。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翡管局 |
一級機關 |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
年度 | 104 |
研究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 |
研究主持人 | 李方中 |
關鍵詞 | 河道變遷,防洪 |
備註 | 本專區110年以前為歷史轉檔資料,因新舊平臺欄位規格不同,故有部分詮釋資料欄位無資訊;如對資料內容有疑義,請洽資料集主辦機關或本府研考會研究發展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