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臺北市資料大平臺

:::

廣州/上海當代藝術展覽交流與參訪
出國報告

檔案下載

資料項目檔案大小檔案格式更新時間操作
001.pdf
2.94 MB
PDF2021-01-28 02:35:00
002.pdf
95.54 KB
PDF2021-01-28 02:35:00
003.pdf
356.74 KB
PDF2021-01-28 02:35:00

詮釋資料

主題分類 教育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文化局 北美館
出國類型 其他
出國期間 2008-09-15 至 2008-09-20
前往地區 中國大陸
考察單位 廣東美術館,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多倫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館
出國人員
編號姓名服務機關職稱
1謝小韞兼代館長
2蕭淑文聘用研究員
3廖春鈴導覽員
4雷逸婷助理研究員
5蔡雅純編審
6陳淑鈴代理組長
7全永慰組長
8張芳薇助理研究員
報告名稱 廣州/上海當代藝術展覽交流與參訪
內容摘要 1998年,為順應國際間、尤其是亞洲地區「雙年展」風潮,台北市立美術館即策略性的起用國際知名策展人策劃「台北雙年展」,首開台灣舉辦國際性視覺藝術雙年展之先例。本展不僅在國內引起廣大討論與回響,也成為國際藝壇關注的焦點,是台灣主辦的國際雙年展一次成功的出擊。自此,台北市立美術館每兩年即以國際藝術大展的規格籌辦「台北雙年展」。 10年以來,「台北雙年展」在國際間已累積相當的聲望。惟在這10年之間,亞洲各雙年展/三年展穩定發展,各具特色,新的趨勢顯示,更強調彼此之間的互動與聯結。面對外在情勢的變化,「台北雙年展」已無法自外於亞洲雙年展的生態圈,亟需重新思考如何在既有得基礎上突破現狀,整合更多的國內外資源,拓展台灣當代藝術展演的影響力。因此,「2008台北雙年展」首度嘗試與廣州三年展(廣州美術館)、上海雙年展(上海美術館)進行策略性聯盟--「三館互動」計畫,加強三展之間的文宣行銷。藉由這次實地的交流與參訪,三館將進行深度討論,檢討成效並交換意見,以做為未來更進一步合作的基礎。此外,體認到創意產業的風潮在全球各地蔓延,上海是大陸文化創意產業的指標地區,實地觀摩可進一步體察其發展與經驗,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有益借鏡。
備註 C0970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