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臺北市資料大平臺

:::

2023年第19屆2022杭州亞洲運動會
出國報告

檔案下載

資料項目檔案大小檔案格式更新時間操作
全-亞運出國提要表.pdf
2.02 MB
PDF2023-11-30 18:27:42
相關資料檔.pdf
5.85 MB
PDF2023-11-23 16:31:11
全-計畫一覽表(請填紅色項目) (中國杭州).docx
21.94 KB
DOCX2023-11-13 11:32:16

詮釋資料

主題分類 教育
數位發展部服務分類 求學及進修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教育局 臺北市大
出國類型 其他
出國期間 2023-09-21 至 2023-10-10
前往地區 中國大陸
考察單位 臺北市立大學
出國人員
編號姓名服務機關職稱
1陳姿吟臺北市立大學助教
2鄧衍敏臺北市立大學講師
3洪吉祥臺北市立大學講師
4方同賢臺北市立大學副教授
5蘇志鵬臺北市立大學副教授
6林惠美臺北市立大學教授
7侯建文臺北市立大學教授
8戴遐齡臺北市立大學教授
9謝富秀臺北市立大學教授
報告名稱 2023年第19屆2022杭州亞洲運動會
內容摘要 內容摘要:(300至500字) 一、緣起:本案係接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教育部體育署、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邀請參加「第19屆杭州亞運」支援我國代表隊,執行團本部秘書組相關工作、代表隊技術會議、賽中輔導團及帶領選手比賽等任務。 二、出國人員: 陳姿吟:受中華奧會邀請支援我國代表隊參加「第19屆杭州亞運會」團本部秘書組之工作,中華奧會為組團單位,包含貴賓/陪賓/會議代表九名、中華奧會及團本部73名,以及運動代表隊人數678名,代表團全員總計760名。(112/09/21-112/10/10) 鄧衍敏:帶領女子排球選手參賽。(112/9/25 ~112/10/8) 方同賢:帶領軟式網球選手參賽。(112/09/29-112/10/9) 洪吉祥:帶領橄欖球選手參賽。(112/09/17~112/09/29) 蘇志鵬:帶領霹靂舞選手參賽。(112/10/1-112/10/9) 林惠美:奉教育部體育署指派參加賽中輔導團。(112/09/24-112/10/08) 侯建文:隨台灣七人制橄欖球代表隊赴杭州參加亞運賽。(112//09/21-112/09/27) 戴遐齡:擔任滑輪溜冰項目技術顧問。(112/09/29~112/10/03) 謝富秀:擔任克拉術、武術、空手道項目訓輔委員。(112/09/29-112/10/08) 三、目的: 陳姿吟:亞洲運動會為亞洲綜合性運動會,屬國際奧會承認的地區性大型運動賽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辦,每四年一屆。本次為第19屆亞運會,主辦地區為中國杭州,原定2022年舉行,因心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至今(2023)年辦理,賽會期程為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共有45個國家參賽,競賽運動共計40個運動種類,我國參賽種類共計33種。本屆亞運本人支援代表團團本部秘書組,所負任務包含支援九項運動代表隊 (即游泳、高爾夫、卡巴迪、圍棋、舉重、角力、馬術、運動攀登、自由車等項目),以及團本部交辦事項。工作內容包含奧會模式、技術會議及各代表隊事務。 鄧衍敏:帶領中華隊參加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 方同賢:帶領中華隊參加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 洪吉祥:帶領中華隊參加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 蘇志鵬:帶領中華隊參加第19屆杭州亞洲運動會 林惠美:對划船、輕艇、帆船、龍舟等運動在賽會期間關心各選手的賽事狀況,並收集相關資訊以利未來進行檢討改進。 侯建文:透過運動營養學的專業知識,提升球隊的體能和耐力,使球隊在比賽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並通過參加亞運會的比賽,提高球隊的競技水平和國際賽事的經驗。 戴遐齡:掌握選手教練參賽情形並給予建議與指導,並赴運動競賽場館了解競賽規劃,適時激勵參賽選手士氣。 謝富秀:1.實際參與賽會,了解每項運動每位選手參賽情形,以為後續選、訓、賽精進參考。 2.協助代表隊參賽期間實際須求,以為後續選、訓、賽行政支援之精進參考。 3.因應比賽種類繁多,競賽場館分散各地,協助工作團了解各代表隊教練與選手於參賽期間之臨時突發狀況之回報,以利即時事件處理。 四、過程: 陳姿吟:杭州亞運開幕式於9月23日晚間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我國代表團進場排序為T字部,順序在敘利亞之後、塔吉克之前,在45個參賽國家中,排第36順位進場。本人負責九個運動代表隊項目中,場地布置 (含練習/熱身區和比賽會場) 及技術會議皆遵守奧會模式之規定。中華奧會為使教練團方便讀取技術手冊之內容,於今年五月份提供中文版技術手冊,然大會在九月初針對部分內容有更新,支援人員須協助以大會提供的英文最終賽會適用版為競賽資訊來源,主動了解內容之差異,以提供代表隊最正確的資訊。除了在出席各代表隊技術會議中觀察及協助紀錄重要資訊外,亦須協助處理代表隊之所需 (如安排練習時間、交通事宜、訂常溫餐包等)。其中一項代表隊位於紹興分村,其中文版技術手冊未敘明練習時間,查閱英文版技術手冊後,明定各國教練或領隊至遲前一日須向大會提交場地預約申請,每日有八個時段;若需更改練習時間,則須於預定練習的前一日下午二時提出申請。該代表隊於9月28日晚間抵達杭州,旋即前往指定地點預定練習時間,然大會工作人員以超過下午二時為由,不予受理。教練亦詢問場地組,9月29日僅兩個國家隊伍預約訓練,且我代表隊欲前往練習的時間並無安排任何國家訓練,因此不提供我國代表隊前往訓練實不合理。本人接獲代表隊教練來電表示緣由後,即刻查詢技術手冊內容,並請教練隔日一早以此段文字 “Team managers or coaches from each delegation must submit a request for training session booking at least one (1) day in advance. If there is a need to change the booking, the change request must be submitted no later than 14:00 the day before the scheduled training and the relevant staff will do their best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session’s availability.” 再次向大會爭取,最終受理我代表隊預定場地,讓選手順利進行練習。 鄧衍敏: 9月25日:出發至杭州亞洲運動會。 9月26日:早上至杭州德慶體育館球場訓練、下午體能訓練。 9月27日:早上重量訓練、下午杭州德慶體育館球場訓練。 9月28日:早上至杭州德慶體育館球場訓練。 9月29日:早上至杭州德慶體育館球場訓練、下午重量訓練。 9月30日:臺北 VS蒙古 3:0 (25:19、25:12、25:8) 10月1日:臺北VS 泰國 1:3 (18:25、26:24、12:25、13:25) 以分組第二晉級。 10月2日:休兵日 10月3日: 早上至德慶洲球場訓練 10月4日:臺北VS 日本 1:3 (15:25、25:21、18:25、21:25) 10月5日:臺北VS 哈薩克 3:1 (16:25、25:15、25:23、25:18) 10月6日:臺北VS 北韓 3:1 (29:27、25:23、21:25、25:9) 10月7日:臺北VS 韓國 0:3 (21:25、22:25、17:25) ,最終以第19界杭州亞洲運動會女子排球第六名 10月8日: 回程返台。 方同賢: 9月29日:出發至杭州。 9月30日:奧體網球中心訓練適應場地。 10月1日:奧體網球中心訓練適應場地。 10月2日:奧體網球中心訓練適應場地,下午參加技術會議。 10月3日:進行男子組及女子組團體賽預賽,男女各出賽3場,皆為勝利獲勝。 10月4日:進行男子組及女子組團體賽準決賽,女子組贏中國大陸,決賽輸日本隊,榮獲銀牌。 男子組部分則贏印尼,決賽輸日本隊,榮獲銀牌。 10月5日:進行混合雙打,獲得銅牌。 10月6日:進行男子組及女子單打預賽,2名男子選手進入8強決賽。 10月7日:進行男子組單打決賽,2名選手獲得銀牌及銅牌。 10月8日:參加亞洲運動會閉幕典禮。 10月9日:返回臺灣。 洪吉祥: 9月17日:出發至杭州。 9月18日:適應場地。 9月19日:重量訓練。 9月20日:技戰術及團隊練習。 9月21日:技戰術及團隊練習。 9月22日:技戰術及團隊練習。 9月23日:預賽對斯里蘭卡及韓國,拿下分組亞軍晉級27比7勝斯里蘭卡22比0負韓國8強準決賽。 9月24日:八強賽第一場對上香港落敗,無緣決賽。 9月25日:5~8排名賽與強敵UAE短兵相接受傷多人,不幸落敗,7~8排名隊上新加坡最終以7人應戰19比12拿到第8名成績。 9月26日~28日:選手休息治療。 9月29日:返回臺灣。 蘇志鵬: 10月1日 :抵達中國杭州。 10月2日:至10月5日 密集集訓與交流,同時獲取更多國際經驗。 10月6日~10月7日: 參與亞運會比賽。 10月8日 :參加亞運會閉幕式。 10月9日 :返回臺灣。 林惠美: 9月24日:出發杭州。 9月25日:划船賽事。 9月26日~29日:輕艇賽前訓練、帆船賽事。 9月30日~10/3日:輕艇賽事。 10月4日~6日:龍舟賽事。 10月5日~7日:輕艇激流。 10月8日:返臺。 侯建文: 在賽前,我們進行了為期數月的密集訓練,並結合運動營養學的專業知識,為球員制定了合理的飲食和補給計劃。在比賽中,球隊展現出了出色的體能和技巧,特別是在對戰斯里蘭卡國家隊的比賽中,我們以22:7的大比分取得了勝利。 戴遐齡: 9月29日:啟程 9月30日:觀看比賽:男子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女子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 10月1日:觀看比賽: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 10月2日:觀看比賽:男子3,000公尺接力賽/女子3,000公尺接力賽 10月3日:回程 謝富秀: 9月29日:搭乘長榮航空班機BR757到達杭州。 9月30日:觀看克拉術比賽:男子66kg級賽,詹皓誠一勝一敗:男子90kg級賽,陳建宏敗。 10月1日:觀看克拉術比賽:男子80kg級賽,黃君達二勝一敗;女子70k級賽,李宛庭一勝一敗、鄒佳雯一勝一敗。 10月2日:觀看克拉術比賽:女子76kg級賽,楊憲慈一勝一敗。 觀看拳擊比賽:男子63.5kg級賽,賴主恩一勝。 10月3日:觀看拳擊比賽:甘家威進入冠亞軍賽,並取得2024參賽門票。 觀看羽球比賽:周天成晉級。 空手道代表隊賽前訓練。 10月4日:觀看比賽:女子軟式網球銀牌;男子軟式網球銀牌。 觀看拳擊比賽:女子66kg級賽陳念琴一敗;男子63.5kg級銀牌。 空手道代表隊賽前訓練。 10月5日:觀看空手道比賽:女子個人型,簡慧萱打進第二輪;男子個人型,陳肇蓁未進獎牌賽;男子75kg個人對打,潘柏昇敗;女子68kg個人對打,趙柔一勝二敗。 10月6日:空手道賽程無本國選手參賽,選手10:00-12:00於選手村進行訓練。 10月7日:觀看空手道比賽:男子84kg個人對打,吳峻維二勝二敗;女子55kg個人對打,辜翠萍銀牌;男子67kg個人對打,石政中三勝二敗。 10月8日:觀看空手道比賽:女子50kg個人隊,谷筱霜金牌。 五、心得效益: 陳姿吟:感謝中華奧會給予本次機會以及臺北市立大學的支持,此為本人首次參與亞洲綜合性賽事,與過往國際單項運動賽事之經驗大相逕庭,從中學習到非常多寶貴的經驗,有相當大的突破與經歷,能夠支援我國代表團參與第19屆杭州亞運,服務各代表隊教練及選手,堅守崗位使後勤任務進行順暢,見證各個選手積極爭取亮眼成績,榮幸之至,且備感珍惜! 鄧衍敏:排球在各國中已是大街小巷大家會一起做的運動,也透過這次的帶領到中國看到了各國不一樣的文化及教導方式及習俗,增加了許多的教練經驗及選手經驗,中國民眾熱愛排球觀眾席總是滿滿的人潮亦不亞於台灣籃球,球場中總能滿座也感受到地面的晃動及中國的熱情,我國排球在近幾年也逐漸進步的趨勢,在這次的賽會中有許多當地台灣民眾為替選手加油,也相信排球這項運動終會有蓬勃發展之時。 方同賢:2022杭州亞運代表隊,從培訓到比賽結束,歷經3年左右的時間,代表隊總共獲得3銀2銅成績。目前男子軟式網球競賽過程中其前後衛之分已沒那麼明顯,選手必須要具備各項擊球技術,才能在競技場上取得勝利,這次亞運日本男子隊能獲得佳績,就是把全能球員發揮的淋漓盡致。女子競賽過程中以雁行陣形較多,所以必須加強前衛網前截擊能力及後衛擊球多變化的能力。 洪吉祥:此次國訓中心有將運動科學、醫學、營養等加入體育團隊讓教練團獲益良多。 蘇志鵬:本次參加杭州亞運會,重點在於讓選手親身經歷世界最厲害的亞洲選手如何競技並在當中觀察練習的心態,如何在比賽中自然,並把在台灣的練習中的狀態帶進比賽中,亞洲好手選手在國際賽優勢一直都是自然、穩定、乾淨聞名,教練希望基站選手這次參賽可以吸收世界各地霹靂舞的養分。此次以亞運第一男女選手為主的孫○打進亞運會第五名、楊○力打進亞運會第八名次,我國選手們在比賽中將幾天成果表現出來並讓許多世界當地選手注意到我國其實力。 林惠美:2022年杭州亞運會因疫情延至今年舉行(2023)相關參賽選手也多了一年可以準備增加實力,但也有選手因疫情導致成績滑落。2020東京奧運我國成績斐然後,國家對選手在培訓、參賽、增購器材、防護員、營養師等經費提供支持,亞運會將檢視這個階段是否達標。本屆賽事我國共獲得19金 20銀28 銅,超越歷史最佳成績。 輔導的四個種類在本次亞運會的成績如下: 輕艇競速:C1-1000M金牌、激流女子K艇金牌、男子K艇銅牌、男子K艇第五名、女子K艇第五名。 划船女子單人雙槳:第四名。 龍舟男子200M:第五名、500M第七名、1000M第六名。 帆船女子風箏浪板:第四名。 侯建文:1.運動營養學在提升運動員的體能和耐力方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使球隊在比賽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2.通過參加亞運會的比賽,球隊不僅提高了競技水平,也積累了寶貴的國際賽事經驗。 3.打破過去的紀錄,提升了球隊的信心和士氣,為未來的比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戴遐齡:中華台北代表隊在本屆亞運會滑輪溜冰項目共派出18名選手參賽,最終奪得4金2銀1銅,如期達成奪牌目標,除確實於國內實施長期培訓,搭配辦理國外移地訓練,同時「以賽代訓」讓選手累積實戰經驗,並藉此觀摩其他國家選手以提升技術水準。 未來在訓練方面,會持續努力提升選手的技術水準及心理素質,使選手能夠培養更好的競技實力,繼續為國爭光。 謝富秀:1.本次亞運會我國榮獲19金,平1998年曼谷亞運金牌紀錄。 2.中國地廣物博,此次亞會比賽場館相當國際化且新穎,大會工作人員與志工亦盡心盡力服務,實為共產主義國家特色。 克拉術小記 (一)、教練一樣不能上場(場邊指導)都坐著觀眾席。外籍教練阿斯拉非常積極提醒鼓勵選手。9/30當詹皓程落敗,阿斯拉教練直接落淚。 (二)、據理事長表示「原協會某擔任克拉術國際總會職務人員,已被解除其國際組織務。克拉術國際總會詢理事長是否有意願擔任總會平等委員會主席。 (三)、此次我國有3位參與賽會工作;2位擔任裁判、1位競賽組工作。侯碧燕(裁判)、孫明華(檢錄)。 (四)、比賽制度為單淘汰賽制。每一場比賽時間為男子4分鐘,女子3分鐘。 (五)、克拉術在中國亦屬極小眾運動,9/30-10/1三天的比賽會場門票都買了85成,足見此次杭州民眾進場觀賽的踴躍度。 空手道小結 (一)、此次男子對打以約旦、哈薩克表現最佳,日本奇差(又倒回以前一支的打法)。 (二)、女子對打則各國均較平均。 (三)、10/7賽程排得很差,上午10:30就完成賽程,14:00開打男-67、女-+68,獎牌賽約17:00才開打,到18:10,都還沒開打金牌賽,而中午卻空了3、5小時,賽程規劃得很糟。實在很糟。 (四)、約旦靠近埃及開羅,其打法與埃及很像;更連續、多樣,強度更強。約旦教練來自埃及開羅約39歲。 (五)、對於觀眾較陌生的運動比賽判定方式,應該多一些現場即時說明,否則觀眾一頭霧水,不知為何暫停?為何暫停後又有了1分2分?等狀況,如此不清楚,會讓觀眾沒耐心就不想看了,因為看不懂。 (六)、尼泊爾也聘了外籍教練,進步不少,有打進前四強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