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臺北市資料大平臺

:::

參加「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生命教育」系列研習
出國報告

檔案下載

資料項目檔案大小檔案格式更新時間操作
001.pdf
3.3 MB
PDF2021-01-27 20:28:20
002.pdf
405.04 KB
PDF2021-01-27 20:28:20

詮釋資料

主題分類 教育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教育局 南港高工
出國類型 其他
出國期間 2017-05-26 至 2017-06-09
前往地區 加拿大
考察單位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福智僧團佛學院
出國人員
編號姓名服務機關職稱
1施清嵐教師
2饒瑞鈞教師
報告名稱 參加「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生命教育」系列研習
內容摘要 壹、活動性質 參加一系列生命教育等課程及參訪福智僧團的佛學院 貳、目的 一、參與一系列生命教育等課程,提升教師生命教育知能於教學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 二、透過佛法的理論能認識與珍愛自己、建立自信,進而實現自我。 三、課程活動中學習提升與學生溝通技巧、與他人和諧相處能力,培養服務社群的精神。 四、借由社區服務與淨灘,打造永續與健康的環境接觸自然,體驗多元生命樣貌。 五、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提昇對生命的關懷,強化學生身心靈健康。 參、成員數 福智學習廣論成員,約550人。 肆、心得與效益 從入境隨俗第一個感受到的是當地人汽車駕駛人一定讓行人優先通過馬路的禮讓態度,代人著想體諒對方的處境便從這一刻再次強化,未來面對學生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環境、生活習慣,更要為學生們多設計一些學習教案,克服自己某些僵化的教學模式,在為期二週融入當地生活中,體驗到尊重對方的習慣、恐懼、喜好,學習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反省自己當學生在學習新的課程時,所面臨到的學習恐懼、固有習慣、喜好態度,如何能有效地引導到正確的教學活動‧ 在愛德華王子島東海岸Roma淨灘活動中,不只是撿垃圾,而是淨化自己的內心,體驗生態環境的重要,當地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維護真的很好,沙灘上以貝殼居多而垃圾量與種類也不多,是值得在上課時多給學生們環境保護的宣導,愛護環境從愛護家園做起;參訪傳燈寺、妙音佛學院,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福智團體為了培育僧才發心要照顧全世界的生命,從而建立僧團的學制,並且在加拿大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一個至誠善良的願景正一步步的展開硬體與軟體的建置,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有能快速的建立影像檔、文字稿並且由法師帶領研討與複習,面對學校的學生學習設備與狀態,是否也能效法相同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 從依止法的課程內容中,了解到依法不依人的思考方式,教導學生遵照法理的思考推理,培養學生更清悉的邏輯思考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程式設計與演算法的素質,要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還需要相關的條件配合,在心理層面,就是要建立快樂學習的環境,學生能心生歡喜地學習就能期望有良好的學習成效,而外在的條件就要再加上同儕的鼓勵與一起成長,落實在教學活動上對學生必定能得到良好的學習成就。 教師自我素質的提升可以從修信念恩與身教儀態來做改善,在群聚的社會化中,一個人不可能獨立於團體之中,必定是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從食、衣、住、行…等,都是互助的情況,在教學活動中可融入相關的觀念除了從言教之外,更進一步從身教來影響學生的習慣。
備註 C106AW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