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地區國幼班教保服務人員原住民藝術美感素養與美感教學實踐之研究(2/2)
原住民地區國幼班教保服務人員原住民藝術美感素養與美感教學實踐之研究(2/2) 出國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提要表.pdf | 689.43 KB | 2024-08-28 15:15:17 | ||
論文資料檔.pdf | 146.01 KB | 2024-08-23 09:35:25 | ||
一覽表格式.odt | 11.56 KB | ODT | 2024-08-19 14:49:11 |
主題分類 | 教育 | ||||||||
---|---|---|---|---|---|---|---|---|---|
數位發展部服務分類 | 求學及進修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教育局 臺北市大 | ||||||||
出國類型 | 其他 | ||||||||
出國期間 | 2024-08-01 至 2024-08-06 | ||||||||
前往地區 | 日本 | ||||||||
考察單位 | 臺北市立大學 | ||||||||
出國人員 |
| ||||||||
計畫名稱 | 原住民地區國幼班教保服務人員原住民藝術美感素養與美感教學實踐之研究(2/2) | ||||||||
內容摘要 | 一、計畫緣起 本人於112學年度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原住民地區國幼班教保服務人員原住民藝術美感素養與美感教學實踐之研究(2/2),並以該計畫部分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研討會。2024年8月2日至8月4日於日本東京的東洋大學參加第24屆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Pacific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發表論文兩篇,含一篇口頭論文(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on Pedagogical Practices in the Aesthetic Curriculum of an Indigenous Preschool in Taiwan)、一篇海報論文(An Investig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ors’ Aesthetic Teaching in Indigenous Preschools in Taiwan)。 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Pacific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PECERA)為太平洋地區重要的國際幼兒教育學術研究團體,每年辦理年度研討會,邀請世界著名幼兒教育學者進行專題演講,並邀集各國幼兒教育學者及研究者進行論文發表與分享,對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及跨文化幼兒教育研究相當重要。 二、過程 本人於8月1日搭飛機前往日本東京,8月2日早上九點前在研討會會場報到,接著參與幼兒園參訪活動,拜訪兩家幼兒教育機構,分別為:赤羽保育園(Akabanedai Nursery School)、王子本町保育園(Oji Honcho Nursery School),兩家均提供0歲至6歲的托育服務,環境設備現代化,師生比例低,提供優質的托嬰服務、幼兒教保服務。 中午回到會場,下午兩點參加大會開幕式,並聆聽該學會的APJRECE期刊介紹(Scopus等級期刊)。下午3-4點為專題演講一「Supporting Children’s Wellbeing Through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由紐西蘭威靈頓大學教授Dr. Sue Cherrington分享紐西蘭毛利人原住民族教育。接著是4:30pm-6:30pm的論壇一,分別由香港教授及美國教授分享,香港教育大學Dr. Kien Hoa Kevin Chung 的專題為「Supporting children and families with diverse needs: 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can we do?」,他也分享品格課程(四德)結合於幼兒園與家庭的實施成效,另一篇專題為美國科羅拉多丹佛大學教授Dr. Cristine Gillanders分享的「Home and School Partnerships: Raising Children Together」,也是強調園家合作的關係與重要性。 8月3日早上參加海報論文發表,本人發表題目為「An Investig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ors’ Aesthetic Teaching in Indigenous Preschools in Taiwan」,在海報論文交流過程中,美國教授、日本教授、台灣教授及幼兒園教師、香港學者分別與我交流。下午專題演講為日本教授Dr. Norika Horikoshi分享「Investigating Process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rafting the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actices in Japan」,接著論壇二的專題,分別為紐西蘭威靈頓大學Dr. Sue Cherrington 的「Approaches to quality in ECEC programmes: Perspectives from Aotearoa New Zealand」,新加坡大學教授Dr. Sirene Lim的「Singapore’s EC curricular frameworks: Reconsidering support for children’s agency as learners」,分享他們國家的幼兒園課程品質。最後我參加第二場海報論文,並聆聽口頭論文發表,多位台灣學者及研究生參與。 8月4日參加早上場次的口頭論文發表,本場次為美感藝術音樂相關論文發表,共計四篇,前三篇為台灣學者發表,第四篇為日本學者的團隊發表,發表順序分別為我的原住民幼兒園美感課程實踐研究「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on Pedagogical Practices in the Aesthetic Curriculum of an Indigenous Preschool in Taiwan」、台南大學林玫君教授的「Using Drama Pedagogy to Develop Preschool Curriculum: A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for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aiwan」、清大幼教系碩班學生的「Young Children's Perspectives and Responses to Museum Guided Tour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以及日本Okayama Prefectural University教授團隊的「Flow Indicators in Musical Activities for Reflective Music Teaching of Young Children: Using the Violin, Technolo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allic Materials」,其中第四篇的日本團隊運用小提琴、科技電子樂器及鐵片讓幼兒進行自由探索,並觀察其心流反應,是個很有趣的實驗研究。最後一場專題演講為日本教授Dr. Mikiko Otani的「Human rights education with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 to realizing children’s rights」。最後為閉幕式,下次將由中國大陸幼教學者於上海舉辦第25屆的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8月5日確診留旅館,8月6日搭機返回台灣。 三、心得建議 本次PECERA研討會參與人數共471位,其中的台灣學者及研究生參與人數非常多,約77位,僅次於主辦國日本134位,代表台灣學術界能積極參與亞太地區幼兒教育研討會,分享幼教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本次研討會能聆聽來自世界各國幼教學者或實務工作者的發表與分享,收穫很多。在我的海報論文發表中,一位香港學者與我分享到—香港幼兒園教師對於幼兒母語學習是不介入的,他們在學校主要是普通話與英語,因此她覺得台灣幼兒教育工作者要能融入各種母語很不容易。在口頭論文發表與聆聽過程中,部分學者對於台灣原住民幼兒園在族語教學與幼兒族語學習很有興趣,此外我也發現有些學者將科技產品或音樂演奏結合於口頭發表,或提供影像的分享,更能吸引聆聽者並加深印象,因此將科技或表演藝術結合於15分鐘的論文發表也是值得學習的方式。然而這次的研討會的主辦大會並沒有提供紙本的會議手冊,僅有電子檔,建議未來可以提早告知與會人員,讓我們可以提早自行列印資料或攜帶筆電閱讀內容(以手機閱讀摘要內容對視力會比較吃力)。期待下次在他國參與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互相交流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