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人工邊坡特性與風險分析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山坡地人工邊坡特性與風險分析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員工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計畫摘要 | 臺北市山坡地面積約15,004公頃,佔全市總面積55%,因持續都市化發展的原故,平地已不敷使用,人們遂逐漸往都會區邊緣的山坡地進行開發,而開發過程中為了兼顧土地利用及坡地安全,往往需伴隨構築人工邊坡作為擋土設施。「人工邊坡」泛指經人為挖填整地所形成且具有擋土或護坡設施之邊坡,其安全與否,攸關鄰近保全對象的安全。人工邊坡有其使用年限,會隨著時間逐漸老化及損壞,致災風險也就相對提高。 臺北市政府於99年成立全國第一個山坡地專責管理機關「大地工程處」,為加強人工邊坡管理效能,預防坡地災害發生,自成立起即分階段進行全市山坡地人工邊坡調查建檔工作,並於103年底完成普查,經調查結果計有34,219筆人工邊坡。 本研究即利用「臺北市山坡地人工邊坡資訊系統」資料庫內之人工邊坡調查建檔資料分別進行「敘述性統計」與「決策樹」分析,以瞭解本市人工邊坡特性,探討造成人工邊坡破壞之屬性及分類,建立預測破壞初步模型,並藉由分析結果,找出須優先改善之人工邊坡,以提供相關單位於坡地管理上之參考,俾能及早預防坡地災害發生,提升坡地管理效能。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工務局大地處 |
年度 | 107 |
研究人員 | 連鈞毅 |
關鍵詞 | 論文 |
備註 | 本專區110年以前為歷史轉檔資料,因新舊平臺欄位規格不同,故有部分詮釋資料欄位無資訊;如對資料內容有疑義,請洽資料集主辦機關或本府研考會研究發展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