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老人福利國?台灣社會安全支出結構的分析
邁向老人福利國?台灣社會安全支出結構的分析 員工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計畫摘要 | 1970年代石油危機導致西方國家經濟衰退、財政緊縮,引發福利國家面臨改革的壓力;再加上西方國家進入後工業化,產生就業不穩定、長期失業、工作貧窮、單親家庭增加等新社會經濟風險。這些情況導致學界一方面透過社會支出的長期發展,回答西方工業民主福利國家是否出現緊縮,另一方面也使得社會支出結構轉變與影響因素探討的分析,成為2000年代以來量化福利國家研究的顯學。 反觀1990年代台灣歷經民主轉型與深化,導致福利體系的擴張,進而促使社會支出迅速增加。不過,隨時間演進,我國亦身處經濟全球化侵蝕及後工業化社會所衍生的各種新風險。因此,本文關注在台灣社會支出結構組成的樣貌,試圖解析政府福利建構的偏好。為了能與OECD國家社會支出發展形貌進行比對,筆者採主計處依循ILO社會安全支出的定義及OECD SOCX的架構編制而成的2000-2009年『社會安全支出統計資料庫』。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社會支出維持穩定增長的趨勢;其次,在類似的經濟發展水準下,我國社會支出比重與OECD國家間有著高達10%的差距,人均社會支出僅占OECD國家的五成;且相較於OECD國家,我國在老人以外之新社會風險相關政策建構明顯不足,而在高齡支出結構的分析中更凸顯出不同方案間的資源分配不均現象。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社會局 |
年度 | 104 |
研究人員 | 鍾宛真 |
關鍵詞 | 期刊 |
備註 | 本專區110年以前為歷史轉檔資料,因新舊平臺欄位規格不同,故有部分詮釋資料欄位無資訊;如對資料內容有疑義,請洽資料集主辦機關或本府研考會研究發展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