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2024 年暑期選送教師出國移地EMI 培訓計 畫 off site to Austin」研習經驗報告
參加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2024 年暑期選送教師出國移地EMI 培訓計 畫 off site to Austin」研習經驗報告 出國報告
資料項目 | 檔案大小 | 檔案格式 | 更新時間 | 操作 |
---|---|---|---|---|
提要表.pdf | 691.58 KB | 2024-08-30 17:02:41 | ||
NEW 1130704新版一覽表格式.odt | 11.7 KB | ODT | 2024-08-21 16:40:16 |
主題分類 | 教育 | ||||||||
---|---|---|---|---|---|---|---|---|---|
數位發展部服務分類 | 求學及進修 | ||||||||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 教育局 臺北市大 | ||||||||
出國類型 | 其他 | ||||||||
出國期間 | 2024-07-20 至 2024-08-05 | ||||||||
前往地區 | 美國 | ||||||||
考察單位 | 臺北市立大學 | ||||||||
出國人員 |
| ||||||||
報告名稱 | 參加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2024 年暑期選送教師出國移地EMI 培訓計 畫 off site to Austin」研習經驗報告 | ||||||||
內容摘要 | 內容摘要:(300至500字) 一、計畫緣起 本人在幼教系開設EMI課程多年,雖零星參加過本校及他校舉辦的EMI研習,然有感於缺乏完整的EMI師培增能訓練,因此報名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2024 年暑期選送教師出國移地EMI 培訓計畫 off-site to Austin」,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中Texas Global中心合作, 進行為期三周的師訓課程(一周在台灣進行UT線上課程,兩周美國實體課程) 二、過程 增能方式 時程 課程名稱 備註 線上 7/8,7/9, 7/10, 7/11,7/12, 7/15, 7/16 早上8:00到9:00 EMI Managing Diversity 探究equality, equity, diversity,inclusion, culture等議題, 觀看影片,閱讀案例及相關文獻,線上測驗, 分組討論,小組報告 實體(共70小時) 7/22~7/26 (week 1) 7/29~8/02 (week 2) 早上9:00到下午4:45 1) reading and writing (1.5小時/次*3次) 2) oral communication(1.5小時/次*3次) 3) holistic course design(1.5小時/次*3次) 4) generative AI(1.5小時/次*3次) 5) workshop (2.5小時*3次) 6) in-class observation (2小時*3次) 7) lesson planning(2.5小時)+lesson sharing (3小時)+oral presentation(3小時) *(請看所附課表及研習證明) 7/20-7/21出發 7/27自費參觀休士頓科學博物館和NASA 7/28自費參觀thinkery(德州奧斯汀兒童遊戲博物館) 8/3 參觀 UT Austin 校園內之The Blanton Museum of Art 及所屬Ellsworth Kelly’s 著名光影Chapel. 8/7-8/5返程 三、心得建議 1. 應提供非教育類EMI授課教師教育心理, 課程設計之師資培訓課程 師訓最後一天,學員需要口頭報告所設計教案,並在教案中呈現出國移地EMI師訓所學。在觀看其他學員之報告時,發現理工背景教授,對於教案格式,書寫重點,活動轉銜和連貫性等教案重點,較缺乏掌握。許多大學教師偏重研究導向,知道要教什麼,但對於怎麼教,不太重視。作為一個教育者,應具備教育相關知能。尤其又要使用另一個語言教授內容,更加考驗教學能力。 2. 校內應該更有系統介紹如何應用AI軟體進行EMI課程 本次師訓感覺最有收穫的課程是AI軟體介紹。除了協助英語能力軟體外,還有鼓勵學生參與之軟體,影音設計軟體,課程設計軟體等等,真的是大開眼界。有感於網路世界軟體的日新月異,教師需要能持續接受AI輔助EMI的資訊。 3. 校內跨領域EMI教師社群建議學校端能夠積極媒合 這次有幸參加臺師大的跨校大學教師之移地培訓,覺得能夠與跨校和跨領域的同儕老師對於EMI教授上交換意見,讓我感到自己擴大了EMI的教學視野,找到在EMI中可以互通有無的機會。我覺得學校或許可以更積極協助建立EMI跨領域社群,甚至可以提供資助, 鼓勵聘請EMI種子教師帶領社群發展。 4. 師法中小學,有系統建置說課,觀課,議課機制 因為本次移地師訓是Texas Austin第一次承攬國外大學教師EMI師訓,所以對於三次的觀課配套不夠周延。沒有在觀課前提供教案,沒有討論或提供觀課紀錄內容和格式,也沒有安排說課和議課。雖然如此,不過觀課機制還是值得師法的。建議學校可以建置EMI觀課制度,提供鼓勵和支持機 四、照片或附錄資料 同行學員在UT-Aistin鐘樓前合影 在Dr. Smith 教授之Workshop 上課情境 在oral communication 課堂分組討論 與Generative AI老師互動 在reading and writing 課堂討論練習單內容 在holistic design 和同學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