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臺北市資料大平臺

  • 首頁
  • /
  • 資料目錄
  • /
  • 出席第十屆電力電子國際研討會-ECCE亞洲會議並發表論文
:::

出席第十屆電力電子國際研討會-ECCE亞洲會議並發表論文
出國報告

檔案下載

資料項目檔案大小檔案格式更新時間操作
001.pdf
2.36 MB
PDF2021-01-27 23:34:40

詮釋資料

主題分類 教育
資料集研究(主辦)機關 教育局 臺北市大
出國類型 其他
出國期間 2019-05-26 至 2019-05-30
前往地區 韓國
考察單位 2019年第10屆電力電子與ECCE亞洲國際會議
出國人員
編號姓名服務機關職稱
1陳偉倫教授
報告名稱 出席第十屆電力電子國際研討會-ECCE亞洲會議並發表論文
內容摘要   本研討會針對不同的議題,眾多學者亦提出了不同的研究與方法。此次會議中,除了本次研討會著重的工程技術整合之外,亦包含再生能源發電效率的提升、電力品質及直流/交流轉換器進行深入探討及研究,其主要聚焦於再生能源發電轉換技術、系統技術整合、電動車驅動及高壓應用之疊接型模組,以下為簡單的介紹: A.Fundamentals and Practical Design of Traction Inverter for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s:Lihua Chen (Ford Motor, USA) and Jin Wang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本研究由美國福特公司及俄亥俄大學王教授所完成,其首先介紹了福特汽車在近十年來電動車的發展趨勢。目前主要的發展為快速充電技術及車用電器(例如:HVDC)之整併,其航程目標希望能超過300英里以上。   為了縮小電路空間並解決元件在引擎室因高溫而產生性能偏移,本研究提出了幾種關鍵元件的改善,例如:採用薄膜電容技術。   電動車的驅動電路係使用很典型的升壓及變流電路,只有在升壓電路上有一點創新,其可容許銜接不同電壓等級之電池串。這凸顯了業界很重視技術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與學界持續追求技術的創新及別出心裁的小技巧有大的不同。   另外,由於現行的矽基功率元件接面溫度之限制,較無法適應於引擎室溫度遽變的環境,因此新型功率元件,例如SiC,GaN的開發及驅動技術的研究實迫不及待。   相較於矽基元件,新型功率元件有很快的轉態速度,但是此優點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由於反射波的作用,變流器與馬達之間的距離限制變得更嚴格。雖然這個問題在傳統的工業馬達控制就已經存在,但由於可容許的線路變得更短,導致技術困難度提高。 B.Grid-Friendly Integration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Design and Control:Yongheng Yang (Aalborg University, Denmark) 本研究由丹麥Aalborg University楊教授團隊所完成,主要整理了太陽能併網的所有技術,包括了太陽能模組局部遮蔽的解決方案、併網鎖相技術、交流電流控制等。其首先整理了目前所有局遮技術的效率如下圖,但由於其數據可能來自模擬,有很多客觀的損失未納入,因此在功率相當接近時,可能有誤判的情形。   另外楊教授也整理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故障率及生命週期,由下圖可發現,其故障率仍是以轉換器電路最高,這也意味著此技術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而在鎖相技術上,楊教授介紹了一種新型的雙SOGI鎖相技術,其與我們團隊目前所適用的單一SOGI技術有所不同,其目的應為差模信號的補償。
備註 C108AW0242